臺北城在臺灣百餘年的歷史中扮演重要的政治、經濟與文化的中心,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環境,歷經各時期的開發與拓展,使臺北換上獨特不同的樣貌,這些屬於臺北的地理建築與人文景觀,藉由一張張珍貴的影像記錄下來。
1930年代松山火車站(由台北市政府提供)
臺北市立圖書館自2007年起即持續舉辦「臺北市老照片」徵選活動,讓臺北市民與遊客一同回味臺北城的過往與昔日風光。為將獲選作品重新呈現,北市圖將在4月22日至6月4日於文山公民會館——新館辦理老照片徵集成果展覽,本次主題聚焦於日治與光復時期的臺北風貌,展出三十餘幀珍貴影像,多數展品橫跨1895年至1945年間。
日本時代薙刀課女子上課情形(由台北市政府提供)
從日本時代女子學習薙刀的教室場景、男子學習電報的課程實錄,到總督府興建、電話交換局運作,以及書院街、松山火車站、艋舺新泉町等街區樣貌,具象呈現當時日本政府在臺推行的各項現代化建設與發展模式。透過照片,我們從視覺編織真實的歷史文本,體會前人所述時代,回望臺北的曾經。展覽後段銜接至光復初期,1945年臺灣重歸中華民國治理,城市迎來政治秩序的重建與文化認同的轉變。展品中包括總統府前的閱兵典禮、街頭的光復遊行活動等,構築出一場從殖民統治到主體意識甦醒的歷史劇場。
1930年代臺北製糖株式會社(由台北市政府提供)
此外,展覽特別納入與文山區地緣相關的主題照片,像是指南宮風景、圓山動物園舊貌、木柵地區的地方慶典及景美女中等,勾起民眾對童年生活與社區記憶的共鳴,並強化展覽的在地連結。
1945年臺北城內慶祝臺灣光復繞街遊行(由台北市政府提供)
除影像展出外,現場亦設有臺北老照片主題書展,蒐羅相關歷史文化資產書籍,供民眾翻閱,邀請大家一起透過文字與影像,認識並回味臺北城的百年風華。歡迎市民朋友蒞臨參觀,一同用心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與記憶。
(記者:陳品綸/台北報導)
爆料專線號碼:02-2996-8268
投訴爆料信箱:
真相新聞網址:https://www.truthnews.com.tw
Facebook粉絲專頁 | IG專頁 | Line官方帳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