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強化火化場周邊空氣品質監控,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今年投入總經費100萬元分別於東海及大甲火化場建置AI判煙系統,導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,即時掌握煙囪排放情形,避免廢氣異常排放,全面提升自主管理與空污防制效能。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,市府結合科技及現場管理雙軌並行,展現守護市民健康的堅定決心,打造低污染、友善且安心的治喪環境。

東海殯儀館火化場排放煙囪監視器-圖/台中市政府提供
吳局長指出,棺木內放置過多塑膠或合成纖維等陪葬品,棺木火化破棺瞬間易產生大量高溫廢氣,成為空污防制設備負荷的主要來源。此次導入的AI判煙系統,一旦偵測到煙囪廢氣排放異常,系統會即時判讀並啟動爐間警報器,提醒火化爐爐師調整進氣量,避免異常排放持續發生,提升操作人員現場應變效率。此外,為確保監測準確度,系統上線後將會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調校,持續強化火化場空污排放的自主管理效能。

正常時通報影像-圖/台中市政府提供
生管處長柯宏黛指出,台中市東海及大甲殯儀館近6年平均每年火化量約2.5萬具,殯葬需求持續增加,為營造更優質的治喪環境,市府近年積極汰換館內老舊火化爐具與空污防制設備,不僅提升火化效能,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,改善周邊空氣品質;今年更導入AI智慧科技,透過即時監控與精準管理,強化火化流程監控與管理,期盼在照顧家屬需求的同時,讓空污防治更到位,並兼顧環境永續與城市健康發展。
(記者:張博瑞/台中報導)
爆料專線號碼:02-2996-8268
投訴爆料信箱:
真相新聞網址:https://www.truthnews.com.tw
Facebook粉絲專頁 | IG專頁 | Line官方帳號